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長期陪伴假期:老樹上的那道光 竹屋平台的微風

 文:烏頭翁  攝影:豆豆龍、維尼、曼波魚、烏頭翁



    廣場上的老樹突然發亮,原本已經有點黯淡的樹冠整個沐浴在暖暖的陽光下!送孩子回到育幼院的時候,依依不捨地話別,但我從來無法確定,下一次還會不會見面!


育幼院裡的老樹在夕陽映照下  染上了一層溫暖的顏色

「你們會忘記我嗎?」一個我們從小看到大的孩子說。
「你看我不是一直都在嗎?」我說。
「下個月活動甚麼時候?我要記下來...」

   2011年是荒野長期陪伴計畫第二年,我提出計畫要陪伴幼兒園大班到國小二年級的孩子。那時的小小孩現在已經進入國小五六年級和國中一年級。這些年來有些孩子陸續結案回家了,但估計有將近一半的孩子還在這裡。


蘆洲二重疏洪道  雲朵變幻萬千



    活動的頻率不算高,但因為計畫執行的時間夠久,我們與孩子分享了近九年來的成長記憶(有部分孩子是從2010年開始陪伴,有些孩子則是最近兩三年才認識)。在長期陪伴過程中,我們可以說看著孩子長大。甚至比大部分機構的社工或是心理師陪伴他們的時間還要久。


當年飛ㄚ飛團陪伴的孩子還讀幼稚園,現在已經六年級了


   荒野夥伴最早是陪著孩子透過一到兩個月一次的活動,帶著孩子接近自然。那時育幼院行政人員告訴我們:「幼稚園階段的孩子最少人願意為他們辦活動」就算有零星的活動,大多是單次的關懷送暖。

    記得那時候,我們也免不了懷疑:「這些幼稚園中班大班的孩子,以後會記得有一群人曾帶他們出去大自然走走嗎?」然而,三年後我們持續陪伴的行動,在夥伴愛的接力下,我們以單車社團的方式繼續陪伴孩子接近自然。當年幼兒園的孩子,到了陸續升上高年級,剛好可以加入單車社團。一張張原本稚嫩圓圓的臉孔,如今已經長成翩翩的少年或是少女。



學習等待  關心夥伴

優游二重環狀四極  挑戰慢騎比賽

  12月15日夥伴轉知新北市一處單車租賃站啟用,有免費體驗的活動。在伙伴協力下,孩子騎著性能很好的單車,優遊自行車道,沿途賞鳥,欣賞風景,談笑間已經拜訪了四個認證點。這次我們騎乘的路線是「二重環狀四極點親子遊」,全程只有二十公里,於是下午大家報名參加「慢騎」趣味競賽。單車比賽不是比快的嗎?參賽選手必須操控單車平衡,以最慢的速度前進,看誰能不落地撐到終點。難得有比賽是「比誰慢」,這怎能輕易錯過!孩子們努力練習後上場,拿下很好的成績。



比慢不比快  只要耐心專注人人有機會

   一個臉上總掛著笑容的男孩,在「慢騎比賽」,以自創的節奏控制單車,最後闖進了四強。另一個女孩也握好龍頭,穩定地闖過幾輪比賽,獲得前八名的成績。雖然只是趣味競賽,但對這些孩子來說,卻是很大的鼓勵!原來只要多努力一點,多堅持一些,我們有機會可以獲得更好的成績!




   這幾年來,荒野桃園分會的「長期陪伴計畫」分成兩個群組,有一群志工持續執行長期陪伴計畫,最近兩三年則是改由夥伴引介的善心企業資源,在國小服務弱勢家庭子女。這些在國小就讀的孩子,跟育幼院的孩子不一樣,大部分的孩子還有父親或是母親的照顧,就算是來自隔代教養的家庭,或多或少還是有著一般家庭的功能。荒野夥伴持續的陪伴,提供這群孩子假日到大自然走走的機會。



回長陪娘家  夥伴一直都在 

   12月16日我以回娘家的心情支援桃荒夥伴的長期陪伴計畫,這天安排的是關渡賞鳥活動。我們一進入自然公園,就有鳥友告知情報,有一隻俊俏的翠鳥站在枯枝上,正大方展現捕魚的功夫。
    翠鳥身上一抹湛藍,在池塘間閃耀,轉身入水,又瞬間回到樹枝上,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我們在園區的賞鳥小屋和步道間,尋訪鳥類的蹤跡。小白鷺跺著腳,黃色的腳在泥水中攪動,側著頭觀察泥水中逃竄的生物。在泥灘地上,孩子們看到了聽說很久沒有現身的彈塗魚,牠們在泥水中露出兩顆大大的眼睛,用雙鰭挺起身體東張西望,扭動身體,好像在跟我們打招呼。

竹屋上仰望的天空

     林間有一處以竹子搭建的「竹屋」,以大小不同的竹子綑綁組合而成,孩子躺在平台上享受樹林間小小的天地。竹屋坐落在在樹林間,仰望天空有幾棵樹遮住正中午燦爛的陽光,樹葉間的縫隙,有好幾道陽光灑在孩子身上。

「我想去竹屋平台享受一下...」一個孩子下午活動空檔這樣提議。

   灑落林間的陽光,下午的時候減弱了。但上午舒服時光吸引孩子想要再爬上竹屋感受一下。而另一個上午爬竹梯的時候有點害怕的孩子,下午已經比較能克服內心的恐懼。孩子們在現實的生活中,還有很多生活適應和課業上的挑戰,或是人際間的矛盾和衝突需要面對。但這一刻孩子在大自然中,有幾個小時可以很自在放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竹屋平台上的三少年

「等一下會有彩虹嗎?」幾個孩子看著飄過來的烏雲正在與藍天拉鋸著,問夥伴這樣會有彩虹嗎?
 「你覺得呢?不要忘了抬頭看看天空,彩虹說不定已經掛在天邊!」我說。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自然朋友和荒野夥伴的陪伴。冬天的暖陽照在孩子身上,和夥伴的心理,帶給我們身心靈富足的一天!穿透樹叢照拂竹屋的光影,和映照老樹的夕陽都稍縱即逝,只有把握當下用心去感受、去經歷,就有機會在生命中留下溫馨滿足的記憶。


※參與12月15日單車長陪社團志工:山棕、豆豆龍、烏頭翁、芊桐、曼波魚、維尼、JIM

※參與12月16日長期陪伴服務志工:秋涼、山棕、小米、栗鳶、小水珠、芭蕉、荒木、鳶和烏頭翁


由荒野夥伴執行的長期陪伴計畫,分別在12月15日和16日兩天舉行。15日是育幼院的單車走讀長期陪伴計畫;16日國小弱勢家庭子女的長期陪伴計畫。
兩個計劃陪伴的孩子的家長通常無法帶孩子到大自然,荒野夥伴規劃活動帶他們每一到兩個月到自然中走走,體驗大自然。我們無法預知這些孩子優游大自然的經驗,會在他們的生命中造成甚麼樣的影響。但我們知道這些用生命陪伴生命的經歷,對參與者和被陪伴者來說都是難能可貴的生命禮物。


對大自然的好奇心
    在電腦手機很普及的年代,要取得生物的名稱和詳細資訊很容易。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是保有對大自然的好奇心(當然還有其他對生活、對任何事情的好奇心)。當孩子能張開眼睛仔細觀察的時候,就能發現不同,可以找到獨特性。如果有了好奇心,學習描述特徵和行為模式,要在網路上找到物種名稱,就不難了。

    成長在都市的孩子,少有第一手大自然生物的觀察經驗。聽不到、看不見、聞不到...自然就無法有深層的感受。對自然無感,不懂得欣賞就不會關心自然環境的變化。

    12月15日的活動中,孩子們在草地上發現一隻死掉的鴿子。我帶領孩子們觀察鴿子,發現鴿子身上透漏的資訊。16日的活動,孩子們發現了一隻死亡的鼴鼠。像這樣可以近距離觀察生物的機會並不多,因此我們有了最好的機會教育。引導孩子用眼睛觀察,與既有的背景知識或是經驗比較,有了這樣的經驗,孩子們的觀察力會越來越敏銳。

    生物的外觀特徵是怎麼樣的?有沒有認識類似的生物?而牠又與我們比較熟悉的老鼠有甚麼不同?在自然界他們生活在甚麼環境?扮演甚麼樣的腳色....而為了在地底生活,牠又演化出甚麼特殊的外型?如果一隻死亡的生物可以引發孩子不斷提問,那孩子就是對大自然產生了好奇心。如此,他們就有機會因為好奇心,而想要找答案,最終培養出想要守護環境的心意。

    在荒野親子團可以透過每個月至少一次的團集會去創造接近自然的機會,開發感官的敏銳性。在長期陪伴計畫中的孩子,一開始與成長在都市叢林中的孩子沒有兩樣,通常對於自然生物和現象是比較無感的。但如果孩子經過引導後,就能培養出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在大自然中更自在自得。這就是我們帶孩子接近大自然的基本想法:「培養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並喜歡與欣賞大自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2保誠人壽X荒野桃園分會淨灘

文:烏頭翁  攝影:Annie Juan、嘉媛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與保誠人壽企業志工的淨灘活動,選在桃園市竹圍漁港北邊的礫石灘地進行,這一天風很大,但還好沒有下雨,志工笑稱這已經是今年淨灘,遇到最棒的天氣了!     企業志工們在營運長Tony 和人資長Annie Ju...